主页》 医院动态
发布日期:2024-11-22 17:30 作者: 浏览次数(2557)
孕产期心理健康对准妈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,为了帮助准爸妈们了解孕期心理健康知识,科学引导孕产妇平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,11月20日上午,我院精神睡眠科联合妇产科举办孕产妇心理健康科普讲座活动。
活动现场,我院精神睡眠科医护人员来到妇产科孕妇学校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准爸妈们讲解了孕期不同阶段心理变化的特点,帮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,引导他们关注并正视情绪变化,积极采取正确的方式调节和管理情绪。
不良心理和情绪变化对胎儿健康发育会产生负面影响。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,医护人员认真倾听了准爸妈们的心声,了解他们的疑惑,耐心传授情绪管理和舒缓压力的方法,鼓励准妈妈们敞开心扉面对压力,多和家人、朋友沟通,准爸爸们也应多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,给予妻子更多的关心与呵护。
此次活动为准爸妈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指导,帮助她们在围产期保持积极的心态,迎接新生命的到来。今后,我院将持续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需求,举办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,帮助群众释放心理压力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共同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。
科普贴士
孕产期各阶段有哪些心理变化?
1.孕早期
是整个孕期中最不稳定的时期,孕妇常出现明显的早孕反应,主要的情绪变化以紧张焦虑为主。有不良妊娠史或基础疾病的孕妇会更加焦虑,担心怀孕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。孕早期7-10 周,若出现情绪极度不安,可能导致宝宝兔唇、腭裂、心脏畸形等。
2.孕中期
与孕早期的紧张焦虑不同,孕妇在孕中期的心态会更加平稳。随着早孕反应的消失,孕妇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,开始适应怀孕过程。此时大多数孕妇的情绪状态良好,特别是胎动的出现使得母子关系开始形成。孕妇会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,对待他人友善、宽容。
3.孕晚期
怀孕28 周之后开始进入孕晚期阶段。随着分娩的逐渐临近,孕妇们开始表现出恐惧和焦虑,例如害怕生产的疼痛、不知道选择何种分娩方式、担心宝宝的性别和出生后是否健康等。此外,孕晚期体重快速增加,孕妈可能会担心身材走样,加之胎动频繁影响睡眠,胎儿生长压迫膀胱以及直肠造成尿频和便秘等躯体症状,造成心理负担加重。
4.分娩期
作为重大的心理应激因素,孕妇在分娩中会出现恐惧、精神紧张等情绪波动,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,但过度焦虑则会增加产后出血的概率。面对频繁的宫缩,有些孕妇对疼痛的忍耐度较高,表现得比较冷静;但有些对疼痛敏感的孕妇会难以忍受,导致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,造成难产等不良结局。
5.产后
虽然分娩已经结束,但此时产妇的身体十分虚弱,分娩时的痛苦仍旧记忆犹新,容易导致产后烦躁、焦虑不安。由于激素水平的突然下降,有些产妇在产后一周会感到委屈、自责、甚至伤心落泪等情绪变化。这些症状大多会自行缓解,但也有一些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,需要引起重视。
温馨提醒:孕期准妈妈身体变化与大,尤其是体形、器官功能和激素水平的改变,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敏感,而分娩、家庭、工作等压力更会加重焦虑、抑郁、敌对情绪。当准妈妈出现失眠、早醒、多梦、易醒等睡眠问题,或疲劳乏力、食欲异常、胸闷口干、肌肉酸痛等躯体症状,以及对爱好缺乏兴趣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自我价值感缺失、莫名想哭、暴躁易怒等表现时,可能是抑郁情绪来袭。
若准妈妈经常出现上述一种或几种情况,且症状持续两周或更长时间,建议来前往精神睡眠科或心理科咨询。
会昌县人民医院精神睡眠科地址:门诊一楼东区
精神睡眠科健康咨询电话:15083793747、13979713918。
文:精神睡眠科、北京精神健康公众号
图:许升椿